祝河荣 铁工5064
今天是2018年10月1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迎来了祖国母亲69岁生日,同时也即将迎来我的母校45岁生日,当我在微信公众号看着母校的飞速前进的时候我感慨万千,在学校的时候总是想要早日毕业离开母校怀抱,真的毕业了又时常想回到母校怀抱,可是一切都回不去,我只能默默感恩祈祷愿母校在时代的步伐中越来越强大。
作为母校的一名普通的理工科学子,我没有太多华丽的言语,只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用我朴实的话语诉说我对母校及恩师的感恩之情。
2006年的夏天,15岁懵懂的我迎来了我人生中第一次转折性的考试—中考,很努力的备考结果还是以落榜而告终,父亲通过堂哥了解到陕铁院有五年制大专,入学后先学习2年基础知识,然后再进行2年的专业知识学习,最后一年就可以进入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通过理论和单位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让基础知识更加扎实。父亲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好,于是我就这样在家人的安排下进入了陕铁院成了2006级五年制新生。
还记得那个时候刚从农村到城里,陕铁院是我在城里的第一个家,回想起来特别温馨和快乐。时间如白驹过隙,母校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记得2006年的那个秋天,第一次走进陕铁院,也是15年来第一次离家,心中有太多的恐慌和思乡,感恩母校浓浓的校园文化,陪我度过了那段初入新环境的各种不安心理,开学报到就有高年级的学姐学哥帮助我们新生熟悉学校环境,引导我们报名、领被褥、买生活用品,入学后的新生开学典礼也是记忆深刻,在开学典礼上认识了院领导并学习了学院的校训、校规,在院领导的鼓励下,对大学生活充满了信心。毕业典礼之后是为期半个月的军训生涯,那是一段很激励人心的记忆,虽然时隔12年之久,嘹亮的军歌依然在耳边响起;站军姿、走正步、喊口号仿佛就在昨天,闭上眼还能感受到当时走正步不标准被教官训之后尴尬的表情,现在想想真的是太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机会,让我养成了好的走路习惯,因为在初中时候我性格很内向,走路基本都是低头走,通过军训的一系列活动不仅养成了良好的抬头挺胸的走路习惯,同时也培养了自信及团队意识;军训结束后正式步入学习,学校有很多的社团,课余时间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所组织的各种活动,不仅能够更快的适应大学的新环境,更认识了很多兴趣相投的学哥学姐,和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感恩母校,感恩社团以及社团的老师对我们各项活动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参加不同社团活动,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增长了我的知识,更认识了很多的朋友,在老师和同学的互相协作中让我深深感受到陕铁院家一般的温暖。
还记得刚入校的时候只有临渭区校区,那个时候学校操场跑道还是混凝土路面,跑道四周还是土质路面,操场四周有很多老的砖房是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的办公点。后来在我入校第二年学校就精心打造了塑胶跑道,操场四周的老房子也都拆了,各社团都有了自己办公室,学校的这一工程为我们每天的晨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当时那个时代整个陕西所有高校中塑胶跑道都是屈指可数的,想想都感觉自豪和骄傲。闭上眼还能感受那些美好的瞬间:奔跑在学校舒适的操场上,来自脚底的舒适贯穿全身的感觉;听到太极拳协会以及散打协会的同学们晨练的呐喊声;看到跑道中央草坪上捧着书背单词的同学;闻到校园里栀子花的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感恩母校,为我们学子营造良好的锻炼环境,让我们德、智、体得以全面发展。
还记得学校的劳动周,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周,学校会根据班级排序,每个周都有不同班级只上劳动课,所以称为劳动周,在劳动周中有专门老师负责带领我们展开劳动,主要分配我们打扫男女生宿舍楼道以及帮图书馆整理书籍卫生、学校的各个角落的打扫工作,我总共经历2次劳动周,基础部时候一次,进入分流到铁工系一次。两次我都记忆深刻,因为通过劳动周不仅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而且也培养了我们同学之间相互团结配合的能力,同时也秉承了学院“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发扬了“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陕铁院精神。在劳动周中,我们的杨老师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虽然只接触过2周,但是他的精神却让我受益一生,他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而且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我们同学奖罚分明。在劳动周中难免有同学觉得劳动周不重要,懒撒懈怠,杨老师定下制度,迟到早退的同学都要给来的早的同学每人买一个面包或者牛奶,当然他自己更是每天都是早早的在集合地点等着我们,十年如一日。感恩母校的劳动周,感恩老师教育以及以身作则的引导。
还记得我的老师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指引我们成长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兢兢业业,以身作则,燃烧自己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我深刻的记得基础课部的班主任王薇老师,直到孕期八个月的时候还一直坚持陪伴我们,为我们操心。那是一个酷暑的夏天,她没有因为怀孕的原因而疏于对我们的管理,每天晚自习都坚持陪我们坐班到21:20下晚自习之后才离开,时刻提醒督促我们按时完成每天的作业,并温习明天的课程,随时帮我们解答生活学习上的问题,传达学校各种工作安排;时隔十余年,那些温馨的场面仿佛就在昨日历历在目,那时候我是学习委员,每天王老师安排我负责统计班上同学不同课程的问题,汇总给她,针对不同问题,我能解答的由我给大家解答,我无法解答的问题,王老师亲自请对应的代课老师利用晚自习时间帮大家讲解。不仅在学习中,生活中王老师对我们也是关爱有加,那时候我们刚初中毕业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家人不在身边,王老师定期为我们女生开会,讲解女生卫生知识、自我防范意识,并像母亲一样教导我们男女生交往的分寸,提醒我们不要随意和校外人员接触,保护好自己,有什么事情及时和她沟通。另外在体育锻炼方面王老师对我们也是格外重视,她自己以身作则,尽管身体不便,也是每天坚持早起,督促我们上早操,班上有些爱睡懒觉的男生也是很无奈的按时上早操,有一次一名男生早操迟到了,看到王老师早已等候多时了,很不好意思的说:“王老师,你看你行动不便就不要来查岗了”,王老师严肃的说:“不来你们好睡懒觉吧?好的习惯一定要早早养成,以后去了单位你们就明白了”。当时真的是很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很多同学都觉得学校太苛刻了上大学还要上早操。但是时至今日,想起来真的是受益匪浅,因为我们的行业决定了我们的工作环境,我们在施工一线的项目上每天都是要起早贪黑的,只有能吃苦才能更快的适应单位的各项工作和制度。我自己的例子就是一个最好的印证,我从实习在一家私企监理单位到毕业后进入中铁十局西北公司,一直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能早起、能吃苦、专业知识功底深是我的特点,同时我相信也是我们每个陕铁院学子在进入单位之后的一块垫脚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母校对我们的熏陶、老师对我们的培育。另外一位恩师是在我进入铁工系之后的班主任常吉华老师,常老师并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到了快退休年龄而懈怠自己的工作。他一生爱岗敬业、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为了班级的事情他瘦小的身影都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常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们的要求都特别的严格,他的严是以身作则的表率,更是责任和关爱,他时常教育我们年轻就要能吃苦、能学习,要不断比学习比进步而不是比享受比吃穿。当然他自己就是那样一个人,朴素、正直、严谨是他的工作态度;一视同仁、不畏权贵是他的生活作风;多次带头组织我们给班上贫困同学捐款;清楚的记得08年雪灾时候一大早我们都还没有醒来,常老师的电话就打到宿舍的座机上,交代宿舍舍长组织大家统一有序进入食堂以及教学楼保证安全。常老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教会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给了我们像父亲一样的关爱,让我们感受到学院家一样的温暖。像王老师和常老师这样的老师太多了,比如我们的代课老师李放、郎儒林、彭伟、胡余加、宁波等等,一时间思绪万千,太多课程太多老师或许还有很多老师时隔太久已经不记得名字但是我还是常怀感恩之心,送给他们深深的祝福,感恩我的所有老师们,感谢他们教会我知识收获了技能,回想起他们,一幕幕都是他们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为我们上每一堂课,解决每一个问题的场景;特别是专业课的学习中,他们苦口婆心的告诉我们好好学习,只有掌握了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技能就是自己的饭碗,学会了谁也拿不走的。感恩母校,感恩老师的孜孜教诲,多年后回想起来恩师真的是良苦用心。
还记得那个时候学校的一些好的制度,比如说每个学期除了专业的必修课之外每个同学要自行通过学校网站报名,利用课余时间学修两门课程;每学期都有一周的实训课,在实训基地实地操作测量、绑扎钢筋、搭脚手架等等一系列施工中基本的技能;刚分入铁工系的时候有一周的认识实习周,老师带我们去了解施工现场,参观学校临近的铁路,通过认识最基本的涵洞、隧道、桥以及路基的结构,从而在之后的专业课堂中更快学习专业知识。学院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安排不断的提高学生们的整体专业知识水平,为走进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恩母校,感恩恩师,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
还记得2009年11月6日,母校36岁生日,那场盛大的校庆典礼,在校庆现场来自不同单位很多学哥学姐为母校送上了满满的祝福,并给予我们学弟学妹们很多学习及工作经验,鼓励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今马上迎来母校45岁生日,因为一线工作种种原因,不能回母校看看,但是我的心时刻和母校在一起,关注母校的发展,做更好的自己回报母校的培育。
感恩父亲和堂哥为我选择了母校;感恩母校,让我走出了大山,让我收获了一份好的工作;感恩母校,让我走进了土木工程行业,学以致用为祖国的工程行业尽一份力;感恩母校,让我在青春蓬勃的日子塑造了良好的性格、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磨炼了坚强的意志;感恩母校,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当然这也有我现在的先生,我和他是在项目上认识的,他身上有铁院人的淳朴善良、吃苦耐劳、勇于争先的精神。感恩母校,感恩恩师,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余生很长,常忆恩师,常思校训,做更好的自己不辜负母校及恩师的培养。端起茶水敬恩师,愿母校老师们身体健康。祝我的母校生日快乐,做更好的高等教育,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